洞玄国师与雪花大蛇暗藏的大明惊天秘密 中的奥秘人物 水浒传 张天师

文章编号:165 更新时间:2024-04-22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虚靖先生是第二十九代张天师张继先,是宋徽宗于崇宁四年(1105年)敕封的,与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差了将近五十年。宋仁宗所封之张天师是虚白先生,而洪太尉所诏请的张天师却是几十年后的虚靖先生。这是怎样回事呢?

虚靖天师就是霹雳大仙

洞玄国师与雪花大蛇暗藏的大明惊天秘密中的奥秘

却说洪太尉到来三清殿上,把丹诏供养了,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悉: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这段交代,与历史实在相符,写的就是张天师虚靖先生。明代大儒宋濂作序的《张天师世家》中说,第三十代张天师虚靖先生九岁嗣教,结庐龙虎山。上清宫住持真人讲的是一个实在的张天师,又与《水浒传》所写的明朝历史有什么相关呢?

《世家》中说:(张继先) 五岁不言,一日,闻鸡鸣,忽笑,赋诗曰:‘灵鹦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 这段记录,与前面文章中讲到的朱元璋《金鸡报晓》诗暗合,而其所言之灵鹦有五德,也就是引首中所写的太祖武德皇帝。

武德二字取自朱元璋谥号,也谐音五德,指的是朱元璋所立朱家五行字辈。引首中说: 起初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 。天道循环,指的就是五德循环,朱家皇帝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德皇帝。

宋濂在《世家》序文中说: 崇宁初,懈坊池水溢,遣使者召见,书铁符投之,怒雷砾蛟,蛟活水裔。 虚靖先生所用之法,就是他自己发明的雷法,这个法术在《水浒传》中就被写成了五雷天罡正法。五雷,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雷,《淮南子·坠形》有云:阴阳相薄为雷,阴阳即明,五雷天罡就是隐语的朱家五德皇帝。

雷为霹雳,所以,虚靖先生就是霹雳大仙,霹雳大仙就是太祖五德皇帝。因此,虚靖先生之一隐喻就是朱元璋。如此,洪太尉诏请虚靖先生,岂不是自己请自己?

《水浒传》中的人物合而为一,分而为众,一人多面,多人一面。比如后文书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在渭州城中是提辖鲁达,又是镇关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自己打自己,寓意朱家自相火并。鲁达又喻燕王,与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是同一个隐喻寓意,典出《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日暮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鱼尾与燕尾相似,鲁达即燕达,日在鱼下,也就是日暮逐燕的意思。鲁,又暗指封地在东鲁的邾子国。曹姓邾子国是大明朱姓的先祖,朱姓由曹姓化出,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故而是花和尚,花,草化(曹化)。《西游记》、《石头记》中的花也是这样的寓意,东鲁孔梅溪,指的就是封地在鲁国之东的邾国。

鲁智深吃狗肉大闹五台山,大相国寺遇林而起,二龙山与操刀鬼曹正等人聚义,身穿皂布直裰,暗喻大明黑衣宰相道衍和尚。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农历壬戌年,道衍秘访燕王,以白帽加王煽动朱棣篡位。而嘉祐三年是农历戊戌年,后文书中将要写到的宋徽宗则出生于壬戌年,期间节点都指向狗年。鲁智深既是大明太祖,又喻大明太宗文皇帝,还是黑衣宰相道衍。

除了鲁智深,宋江之花村刀笔吏、及时雨也暗藏了大明太祖以及燕王的寓意。因此,龙虎山上产生两个大明太祖,无余为奇。

雪花大蛇暗藏惊天秘密

次日五更时分,洪太尉香汤沐浴,换了一身新颖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上龙虎山去请张天师。

五更时分,也就是鸡鸣待晓之时,三声唤出扶桑日,朱元璋的这句诗就是五更时分,张天师虚靖先生也是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在《水浒传》中都是明。五更,谐音寓意是五德更替,大明皇位传承。起初的《西游记》、《石头记》则多以五鼓代替五更,与《水浒传》是一个意思。

洪太尉走不多久,就遇到了一只吊睛白额锦毛虎和一条雪花大蛇。这条大虫即后文书中的锦毛虎燕顺、跳涧虎陈达,隐喻燕王,也暗写朱元璋。

吊睛白额锦毛虎,其中暗藏了靖难之役中两个关键人物,一是燕王朱棣,二是黑衣宰相道衍。道衍目三角,形如病虎,白额即僧人落发之状。白额,也是上文讲到的以白帽加王。虎头山有王字,加上白,就是个皇字。

清风山三个头领燕顺、王英、郑天寿,合起来是燕王威武真天授。燕王威武四字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真天授说的是朱棣把自己比作玄武大帝,玄武大帝是玉皇大帝的接班人,三小名著中的玉帝都是朱元璋。陈达,是以朱元璋母亲陈氏太后为喻,《西游记》中的陈家庄也是写的陈氏太后。

雪花大蛇,即生于蛇年(1377年)大雪节的朱允炆。雪花大蛇 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 ,这个情节写得很玄秘,难道朱元璋之死与朱允炆无关?参照后文书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大有或者。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朱棣对朱允炆 闰五月初十日亥时崩,十一日寅时即殓,七日即葬 这样看待太祖十分不满,朱允炆为何如此急无法耐地看待扶他上位的爷爷?这件事,又暗写在了阳谷县的故事之中。潘金莲、王婆为覆盖武大郎被毒杀假相,就是这么干的。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书中,武松对宋江说自己为何来投靠柴大官人: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秘密相争,一期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

清河县,不是山东阳谷县邻郡之县,山东没有清河县。而书中的山东指的是梁山之东,也就是大明新都。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梁山实写的是京西石景山,石景山古称梁山。

阳谷县也不是山东阳谷县,而是出自朱元璋《游钟山》诗中的钟山阳谷梵王家,本写的是宝志禅师之独龙阜。朱元璋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就把宝志禅师墓移走,他自己起初葬在了这里。因此,二龙山隐写的就是独龙阜玩珠峰所葬之朱家二龙。宝珠寺、杨志,其中就暗藏了宝志。

清河县指的是清河县人郭守敬所疏浚的北京清河,清河之西就是大明都城,故东溪村相邻就有西溪村。村,又作邨,也就是屯邑,屯谐音豚,也就是朱(猪)。武松打晕清河县本处秘密,寓意朱棣要覆盖历史假相,但大明假相却只是昏沉,肯定要把掩饰。《水浒传》中就暗藏了诸多大明假相,其中最大的秘密恐怕就是朱元璋、朱允炆祖孙死亡假相。

在前面的文章中,还将继续依据《水浒传》原著文本,开掘历史假相,掩饰施耐庵暗藏在书中的本处秘密。

铁笛仙隐含大明必亡

吊睛白额锦毛虎、雪花大蛇隐去后,洪太尉继续往上顶走。 正欲移步,只听得松树面前隐隐地笛声吹响 。这笛声渐行渐近,洪太尉定睛看时,只见 那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

凹同洼,是水圭,圭即朱元璋(璋,半圭),所谓蓼儿洼,其实就是写的大明都城。《石头记》中之凹晶馆,也是此喻。

道童越走越近,洪太尉看那道童时: 头绾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距离。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昔日吕洞宾有首《牧童》诗道得好: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篇赞词中的明眸皓齿、绿鬓朱颜隐写的就是朱明。所援用的七绝,确是吕洞宾原作,但吕仙是唐朝人,此诗不是为虚靖先生而作。施耐庵以唐朝人写的诗,隐写大明藩镇之乱,这回书中就有两处。其中的寓意,说的是大明靖难之役,就是一场玄武门之变,建文帝被明朝的天策上将射杀。

吕洞宾之吕,影射朱允炆之母吕氏。洞,是下文要讲到的洞玄国师。宾,是宾天之意,后文书中武松一对雪花宾铁戒刀,其中就有雪花宾天的隐喻。

这首七绝中的草铺、月明与赞词中的结草、明眸、朱颜等,依然是大明的隐喻。蓑衣,草雨衣也。《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录,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闻雨而喜,驾崩于西宫。蓑衣,因此借喻为这段历史。大明太祖闻雨降眉飞色舞,就是及时雨,这段历史还隐写在了阳谷县的故事之中。这是后话,容后再表。

道童脚下芒鞋麻距离,芒,《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稻麦也。稻音道,麦,即后文书中将要写到的打麦场。打麦场隐写的是朱元璋入世前,其母陈氏太后梦见自己在舍南麦场得黄狗所赐之冷香丸。这段历史,前面说天香时曾经讲过。

麻,即麻衣,指的是孝服,呼应蓑衣,寓意大明太祖曾经升天。所以,道童横吹着一管铁笛,他就是铁笛仙,铁笛就是天帝的谐音。后文书中写到的玉帝,指的就是这个天帝,隐喻朱元璋。璋即玉,因此,《水浒传》、《西游记》中的玉帝隐写的就是朱元璋。

笛,是朱由,只管施耐庵未能见到大明消亡,但却在书中重复预言,朱家将亡于木字辈中的由字辈。因此,以宋徽宗期间的虚靖先生穿梭到仁宗期间。

《世家》中说:四年复召,建醮内廷,因密奏赤马红羊之兆,请修德。崇宁四年(1105年),虚靖先生在皇宫内廷修设罗天大醮,秘密为宋徽宗预言了赤马红羊之祸。赤马、红羊指的是靖康元年(丁未)、靖康二年(丙午),靖康之耻,靖康就被借喻为靖难之役,康,就是后文书中写到的建康,燕王起兵攻占建康即靖康。

虚靖先生倒骑一头黄牛,是牛上有人,也就是个朱字。黄牛,也就是陈氏太后梦中在舍南麦场遇到的从西北而来黄冠,暗指朱元璋先祖黄帝。

铁笛仙是梁山好汉马麟,待讲到这条好汉时,再来进一步解读书中更深档次的隐喻寓意。总而言之,张天师虚靖先生穿梭到此,是要隐写《水浒传》的主题:封建必亡。

大唐洞玄国师终究是谁

洪太尉不识张天师,回到上清宫,第二天,真人便引他去旅游各处宫殿。到来伏魔之殿时,洪太尉要关上大门,住持真人此 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 ,不能关上。住持真人所说的大唐洞玄国师又是谁呢?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记录,永乐十五年三月命立庙北京皇城之西,赐名洪恩灵济宫,加封知证为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普济清微洞玄冲虚妙感慈惠护国庇民洪恩真君,洞玄国师就是徐知证。徐知证的兄弟徐知谔也一并受封洪恩真君王爵,命礼部新鳌峰之庙春秋致祭。

洞玄国师即出此典,后文书中的九天玄女也是此喻。鳌峰,则是宋江夜看小鳌山,以及时迁火烧翠云楼时写到的鳌山。

徐氏兄弟是五代十国中吴国权臣徐温之子,《明实录》中说二徐真君 尝师兵入闽靖群盗,闽人德之为立生祠于闽县之鳌峰,累著灵应 。但是,朱棣所说的二徐真君入闽靖盗是伪造的。

二徐于晋开福二年(公元946年)率师入闽,史书上却记录徐知谔于升元(烈祖李昪年号)三年(公元939年)五月暴毙,卒年三十五岁。陆游《南唐书》中说徐知证卒年四十二岁,也没能活到开福二年。相关史料中,南唐班师闽国,基本就没有二徐率兵的记录。

徐知证、徐知谔不只没有入闽,而且,这两人品行极坏,史料中称他们是狎昵小人、嚣张跋扈之辈。朱棣之所以封这二人,名求仙药,实则以靖盗为自己靖难张目。因此,洞玄国师的面前,就暗藏着朱棣,也就是书中所写的妖魔。妖魔,指的是播乱大明的藩镇。

大唐洞玄国师,此唐又指南唐。二徐真君之父徐温曾收养过一个乞丐,取名 徐知诰,也就是起初南唐之主李昪。李昪之后,其子李璟继位,是为唐中宗。中宗十分尊重义弟徐知证,知证亦以叔父自处,无所让。这对叔侄,又影射了朱棣、朱允炆,朱高煦、朱瞻基叔侄,《水浒传》隐写了大明这两对叔侄的皇位之战。

施耐庵写大唐洞玄国师,就是以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暗写大明靖难之役。徐知证之为人,正是朱棣之写照。洞玄之玄,即玄武之玄,朱棣自称玄武大帝转世,施耐庵以徐知证暗讽。


水浒传原文第一回原文

《水浒传》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原文节选:

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踢得好脚气球。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球。

后来发迹,便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

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在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扩展资料

关于《水浒传》第二、三回梗概

1、《水浒传》第二回: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九纹龙史进和少华山上的三个庄主,白花蛇阳春,跳涧虎陈达,还有神机军师朱武因一庄客出卖,火烧山庄,半夜突围从华阴县的官兵手中逃脱。

然后去找自己的师傅,途经大名府,遇见鲁达,一起吃酒时碰见卖唱父女哭泣,鲁达询问原由,后被当地一霸镇关西的恶性激怒,而后第二天送走父女后,为民除害,三拳打死镇关西。

2、《水浒传》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

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水浒传第一回主要事件200字以上

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诗曰:斋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主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知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但见:斋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 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 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 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 珍珠廉卷,黄金殿上现金B056。 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 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古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多矣。 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 不料其年瘟疫转盛。 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 复会百官。 众皆计议。 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 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 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缧绁之厄。 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仁宗天子准奏。 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临朝,祈禳瘟疫。 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为使,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不敢久停。 从人背了诏书,金盒子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迳投信州贵溪县来。 于路上但见:主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 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 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 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古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书丹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 夜宿邮亭,朝行驿站,远程近接,渴饮饥餐,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 大小官员,出郭迎接。 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 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 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斋青松屈曲,翠柏阴森。 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 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靸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谖,墙院后好山环绕。 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呜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磬真人礼斗。 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 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古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 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因此不住本宫。 ”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 贫道等亦不敢开读。 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 ”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 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 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太尉,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清高自在,倦惹凡尘。 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未尝下山。 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 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日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为使,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本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朝廷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 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 ”太尉听说,便道:“俺人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 ”当晚各自权歇。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斋供,请太尉起来,香汤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 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 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 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 ”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 将至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 正是:斋根盘地角顶接天心。 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极平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隐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 左壁为掩,右壁为映。 出的是云,纳的是雾。 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B057如平。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 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 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古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肚里踌躇。 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衤因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 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着肩气喘,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扑地望后便倒。 偷眼看那大虫时,但见:知毛披一带黄金色,爪露银钩十八只,睛如闪电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 伸腰展臂势狰狞,摆尾摇头声霹雳。 山中狐兔尽潜藏,涧下獐B058皆敛迹。 斋那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了去。 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諕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 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 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 口里连声叫苦。 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爬将起来,再收拾地上香炉,还把龙香烧着,再上山来,务要寻见天师。 又行过三五十步,口里叹了数口气,怨道:“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说犹未了,只觉得那里又一阵风,吹得毒气直冲将来,太尉定睛看时,山边竹藤里,簌簌地响,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 太尉见了,又吃一惊。 撇了手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望后便倒在盘砣石边。 微闪开眼来看那蛇时,但见:主昂首惊飚起,掣目电光生。 动荡则拆峡倒冈,呼吸则吹云吐雾。 鳞甲乱分千片玉,尾稍斜卷一堆银。 古那条大蛇迳抢到盘砣石边,朝洪太尉盘做一堆,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 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却早不见了。 太尉方才爬得起来,说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粟子比餶饣出儿大小。 口里骂那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 ”再拿了银提炉,整顿身上诏敕,并衣服巾帻,却待再要上山去。 正欲移步,只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渐近来。 太尉定睛看时,只风那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 太尉看那道童时,但见:古头绾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 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 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鬃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 主昔日吕洞宾有首牧童诗,道得好: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衰衣卧月明。 古只见那个道童笑吟吟地骑着黄牛,横吹着那管铁笛,正过山来。 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采,只顾吹笛。 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朝中今上仁宗天子,差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中,宣我往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 我如今乘鹤驾云去也。 ’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 你休上去。 山仙毒虫猛兽极多,恐伤害了你性命。 ”太尉再问道:“你不要说谎。 ”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 太尉寻思道:“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分付他。 已定是了。 ”欲待再上山去,“方才惊諕的苦,争些儿送了性命。 不如下山去罢。 ”太尉拿着提炉,再寻旧路,奔下山来。 众道士接着,请至方丈坐下。 真人便问太尉道:“会见天师么?”太尉说道:“我是朝廷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双吊睛白额大虫,惊得下官魂魄都没了。 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盘做一堆,拦住去路。 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真人覆道:“贫道等怎敢轻慢大臣!这是祖师试探太尉之心。 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 ”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动,方欲再上山坡,只见松树傍边转出一个道童,骑着一头黄牛,吹着管铁笛,正过山来。 我便问他:‘那里来?认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 ’说:‘天师分付:早晨乘鹤驾云,望东京去了。 ’下官因此回来。 ”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 ”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獕?”真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 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 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 ”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真人道:“太尉但请放心。 既然祖师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都已完了。 ”太尉见说,方才放心。 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请将丹诏收藏于御书匣内放了,留在上清宫中,龙香就三清殿上烧了。 当日方丈内大排斋供,设宴饮酌。 至晚席罢,止宿到晓。 次日早膳已后,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 太尉大喜。 许多人从跟随着,步行出方丈,前面两个道童引路,行至宫前宫后,看玩许多景致。 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 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诸宫看遍。 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洪太尉看时,另外一所殿宇。 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槅子,门上使着胳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着朱印。 甗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上书四个金字,写道:“伏魔之殿”。 太尉指着门道:“此殿是什么去处?”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 ”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贴着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 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 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 锁用铜汁灌铸,谁知里面的事。 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余年,也只听闻。 ”洪太尉听了,心中惊怪,想道:“我且试看魔王一看。 ”便对真人说道:“你且开门来,我看摩王什么模样。 ”真人告道:“太尉,此殿决不敢开。 先祖天师叮咛告戒:‘今后诸人,不许擅开。 ’”太尉笑道:“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扇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 我读一鉴之书,何曾见锁魔之法。 神鬼之道,处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疾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 ”真人三回五次禀说:“此殿开不得,恐惹利害,有伤于人。 ”太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扇惑军民百姓。 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真人等惧怕太尉权势,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先把封皮揭了,将铁槌打开大锁。 众人把门推开,看里面时,黑洞洞地,但见:知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意万载难瞻明月影。 不分南北,怎辨东西。 黑烟霭霭扑人寒,冷气阴阴侵体颤。 人迹不到之处,妖精往来之乡。 闪开双目有如盲,伸出两手不见掌。 常如三十夜,却似五更时。 主众人一齐都到殿内,黑暗暗不见一物。 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别物,只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太半陷在泥里。 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 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字大书,凿着:“遇洪而开”。 却不是: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显忠良,三来辏巧遇着洪信。 岂不是天数!洪太尉看了这四个字,大喜。 便对真人说道:“你等阻当我,却怎地数百年前已注我姓字在此。 ‘遇洪而开’,分明是教我开看。 却何妨!我想这个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 汝等从人,与我多唤几个火工等,将锄头铁锹来掘开。 ”真人慌忙谏道:“太尉!不可掘动!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不当稳便!”太尉大怒,喝道:“你等道众省得什么!碑上分明凿着遇我教开,你如何阻当!快与我唤人来开。 ”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 ”太尉那里肯听。 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 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 洪太尉叫再掘起来,真人又苦禀道:“不可掘动!”太尉那里肯听。 众人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 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 只见穴内刮刺刺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恰似:古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钱塘江上,潮头浪拥出海门来;泰华山头,巨灵神一劈山峰碎。 共工奋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飞槌击碎了始皇辇。 一风撼折千竿竹,十万军中半夜雷。 知那一声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 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众人吃了一惊,发声喊都走了,撇下锄头铁锹,尽从殿内奔将出来,推倒攧翻无数。 惊得洪太尉目睁疑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 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问道:“走了的却是什么妖魔?”那真人言不过数句,话不过一席,说出这个缘由。 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亡餐。 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飞龙。 毕竟龙虎山真人说出甚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地煞前三名是“朱皇孙”,宣赞之后有“好思文”,这是孙立没能位列天罡的关键原因。孙立就是“孙立”,朱元璋的皇孙,只能位居地煞,不能位列天罡。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隐秘故事呢?

地煞第一名朱武是地魁星

却说洪太尉爬上了龙虎山,去请张天师。途中,遇到了一只白额锦毛虎。这只锦毛虎就是清风山大头领燕顺。燕顺与王英、郑天寿三个名字组合成“燕王英武真天授”,隐喻的是“红巾军二代”,原本有资格做皇帝的朱棣。

锦毛虎走后,又窜出一条雪花大蛇,这条大蛇,暗射的是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属蛇)大雪节这天的朱允炆。

《水浒传》中的龙虎山为何是“龙虎山”,原来是这一虎一龙的“龙虎斗”。

洪太尉惊魂既定,继续往山上爬,途中又遇到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不是别人,正是宋仁宗诏请的张天师。书中早有交代,这代张天师是虚靖先生,是宋徽宗册封的第三十代张天师。这代张天师九岁嗣教,确实是个孩子的形象。但是,虚靖先生却从来就没做过牧童。

洪太尉、燕王、朱允炆、牧童,这些信息组合起来,张天师其实就暗藏着曾经做过牧童的朱元璋。因而,“洪”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一个年号“洪武”之“洪”。

龙虎山上的一虎一蛇,也从旁“楔出”了少华山的陈达、杨春,加上这条信息,“朱洪武”就赫然出现在了《水浒传》中。也就是说,梁山地煞第一名朱武,身上贴着“朱洪武”的标签。

朱武身上暗藏着大明王朝的“神机”,神机军师朱武是大明王朝的魁首,是地上之魁。所以,朱武便占据了地煞第一名的位置。

孙立是“朱皇孙”,他怎么能排在爷爷前面呢?因而,孙立不能位列天罡,只能排在朱武的后面。孙立排在地煞行列也就罢了,为何前面还压着一个黄信呢?

黄信的兵器为何是丧门剑

洪太尉从龙虎山下来,第二天在上清宫住持真人的带领下,游玩龙虎山。这一行来到伏魔之殿时,书中写道:

这一通描写中,就隐藏着洪太尉的真名“洪信”。短短的几十个字中,有六个与“红”有关的字,就是“洪”的谐音。其中,朱印,就是红色的印信,岂不就是“洪信”。“洪信”就是朱洪武的印信,是为“皇信”,此处,梁山地煞第二名“黄信”就出场了。

黄信的绰号是镇三山,“秦明”的徒弟,手中一柄丧门剑,乃青州兵马都监,何等的威风。但是,此人遇到清风山的“燕王英武真天授”却被秒成渣,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就败下阵去,他哪里镇得住三山?

黄信之所以镇不住三山,是因为他手中的兵器是一把“丧门剑”。

朱红印信,必用“朱膘”,“孙立”之时,朱标已不在人世,所以,他怎么能阻挡“燕王英武真天授”呢?“黄信”不但不能阻止燕王起兵,而且,他这一门千真万确是“丧门”了。靖难之役即将结束时,朱允炆下落不明,无论是死了还是走了,都是“丧门”了。

朱棣做了皇帝,褫夺了朱标、朱允炆的皇帝尊号,“黄信”彻底的“丧门”了。

黄信隐喻朱标,是朱洪武的太子,紧随地魁星排名地煞第二,肯定是当仁不让了。那么,孙立就是“孙立”,书中有这样的隐喻吗?下面,我摘录一段《水浒传·引首》,来看看施耐庵是如何隐喻“孙立”的:

太宗就是宋太宗,施耐庵说,宋太宗把皇位传位给太子,太子这朝皇帝是“赤脚大仙”。赤脚大仙说的是宋仁宗,赵祯不是宋太宗的太子,而是皇太孙。因而,《水浒传》中的“孙立”指的就是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

朱洪武、朱标、朱允炆位居地煞榜前三名,因而,“孙立”就不可能位列天罡了。

孙立为何绰号病尉迟

梁山好汉排座次有一个大规则,即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对应排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物出场时,施耐庵就以这个人物的其中一个特征起了一个绰号。这个绰号与后来所对应的星煞有一定的关联,好比古人的名与字。绰号所对应的星煞在什么位置,就坐在哪把交椅上。

因而,每个好汉的绰号是唯一的,否则,对应星煞时就没有特别的指向性。孙立的绰号是病尉迟,不管是真病还是假病,尉迟恭是唐代勇将则是没有疑问的,孙立以病尉迟对应地勇星,这种对应关系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以勇将为绰号的地煞人物中,至少还有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孙立就不是唯一的“地勇星”了。难道,施耐庵又出现疏漏了?

施耐庵没有出现疏漏,孙立的绰号中隐藏着一段大明王朝的“神机”,这段神机就是“病尉迟”。

孙立武艺高强,书中说他有三样兵器,一把长枪,一条钢鞭,开得硬弓。而且,孙立也曾经以长枪、钢鞭与对手单挑过,这两件兵器派上了用场。但是,孙立的硬弓却从未展示过,根本就是一件摆设。

其实,孙立的硬弓不是摆设,这件兵器与栾廷玉的“铁棒”、卢俊义的“棍棒”一样,从未用过但却寓意深刻。栾廷玉的“铁棒”其实写的是“天棓”,是天棓星,帝王的前驱,挑动帝王级别战争的星煞。卢俊义的棍棒则是隐藏了“霹雳大仙”的符码,也是帝王级别的象征隐喻。

既然如此,那么,孙立从没用过的硬弓就非同凡响了。

我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解读出这段故事其实讲的是“三打朱家庄”,尤其隐藏了大明王朝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建文帝的生死之谜就深藏在这段故事中。简而言之,栾廷玉隐喻了建文帝。

梁山总攻时,总共有四路兵马,正东、正西、正南都有带兵将领,唯独正北没有交代是哪家好汉做主将。梁山发起攻势,栾廷玉却说:我引一队人马出后门,杀这正西北上的人马。正西北没有人马,栾廷玉分明是逃跑,而不是出战。栾廷玉逃跑之后,孙立便守在了吊桥上,此后,祝家庄内才被内应放火。

这是施耐庵在高度还原历史真实,正西北(金川门)就是朱棣进入南京城的方向,“栾廷玉”还能活吗?所以,宋江说: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这句话高度真实,“栾廷玉”疑似被硬弓射杀了。

正北是玄武大帝的方位,朱棣以玄武转世自诩,玄武之“玄”,又暗喻了“玄武门”。玄武门之“玄”,又是硬弓之“弦”。施耐庵说,靖难之役的结果与唐代玄武门之变高度相似,建文帝是被硬弓射杀了。

因而,孙立的绰号就是“病尉迟”。

“孙立”隐喻了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也暗藏了建文帝的生死之谜。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又以栾廷玉师兄弟的身份,交代了“孙立”的结局。因而,他只能排在朱武、黄信的后面,坐地煞第三的位置而不能进入天罡系列,尽管当时有很多人“好思文”。

标签: 宋仁宗玄天上帝玉皇大帝宋濂水浒传姚广孝我在宫里做厨师建文帝朱元璋鲁智深燕顺龙虎山宋徽宗西游记明成祖宋江曹正大相国寺郑天寿明朝

本文地址: https://www.qbxxzx2.cn/article/363002ebcfe2e003bc28.html

上一篇:洞玄国师揭秘水浒传中的张天师雪花大蛇隐藏...
下一篇:新质消费劲赋能下的春耕古代化中国故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