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车市可能退出5大汽车品牌 买车时应谨慎

文章编号:150 更新时间:2024-04-24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引言

1983年,北京汽车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诞生。自此,jeep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知名品牌。随着上海大众、标致、菲亚特等合资汽车品牌的相继成立,外国汽车公司以合资和进口的方式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自主品牌也迅速崛起,抢占了部分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随着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合资汽车品牌逐渐难以承受压力,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

销量下滑严重的合资汽车品牌

斯柯达

斯柯达是一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品牌,1991年被德国大众收购,成为大众旗下的子品牌。斯柯达凭借着与大众同级别车型定价更低、优惠力度更大的优势,一度抢占了大众兄弟车型的一部分市场。 随着大众车的优惠力度越来越大,这两个品牌的车型售价差距缩小,斯柯达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加上电车的冲击,斯柯达的销量急剧下滑。2023年,斯柯达在中国的销量仅为20万辆,同比下降近一半。

jeep

作为一家主打硬派越野车的车企,jeep凭借着自由人和指南者等车型打入中国市场。近几年来,jeep的销量持续下滑。2017年,jeep曾创下年销量22.2万辆的历史新高,但此后便一路走低。 目前,jeep在售的车型仅有牧马人、大切诺基混动版和一款皮卡。jeep放弃了20万左右的热门车型市场,无疑自断前程。

退出风险较大的合资汽车品牌

除了斯柯达和jeep外,还有部分合资汽车品牌也面临着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

菲亚特

菲亚特是意大利汽车品牌,以生产小巧经济的车型闻名。2007年,菲亚特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菲亚特在中国的销量始终低迷。 近年来,广汽菲亚特推出了多款新车,但销量却不见起色。2023年,广汽菲亚特全年销量仅为3万辆,其中菲亚特品牌销量不足1万辆。

标致

标致是法国汽车品牌,于2002年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标致汽车有限公司。标致在中国市场取得过一定成功,但近年来销量持续下滑。 2023年,东风标致全年销量仅为13.7万辆,同比下降近20%。标致品牌在华销量不足10万辆。

雪铁龙

雪铁龙是标致的姊妹品牌,也于2002年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如标致,近年来销量更是大幅下滑。 2023年,东风雪铁龙全年销量仅为10.4万辆,同比下降近30%。雪铁龙品牌在华销量仅为数万辆。

结语

合资汽车品牌在华40年沉浮,部分品牌因销量下滑严重、竞争力不足等原因,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自主品牌的崛起和电车的冲击,也给合资汽车品牌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合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退出中国的车企有哪些

后来华晨和田野汽车合资成立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田野汽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而由于销量严重下滑,铃木已经退出国内合资车企,另外还有两家合资企业成为 历史 ,弱势品牌退出,强势品牌集中的趋势将会持续长安PSA合资八年后于去年底宣布解散,长安与PSA股东双方均出售了所持有合资公司的全部股份,该公司。 铃木退出中国汽车市场原因铃木汽车旗下推出的车型较少,消费者选择的范围比较小以下是关于铃木的扩展资料1铃木汽车称的上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车企之一,这个汽车品牌为消费者带来不少经典的车型,大多数都是小。 如若三菱退出中国市场,那么其也将成为近些年继铃木之后又一家退出中国的日本车企同时也将成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继东风雷诺之后又一家退出中国的车企,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或将只剩下日产这颗“独苗”三菱自动车会以有效。 实际上,雷诺虽然将其所持有的东风雷诺股份转让给了东风 汽车 ,但其并没有退出中国,只不过未来在华重心将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 汽车 领域 尽管雷诺集团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是东风雷诺已经成为 历史 ,雷诺轻型商用车将通过华晨雷诺金杯展。 2大发汽车,于2010年退出了中国3欧宝,最终在2015年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并且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欧洲市场2017年,通用汽车又把欧宝在欧洲的业务卖给了PSA集团4菲亚特,菲亚特集团是当今全球十大车企之一,它的技术。 标致雪铁龙虽然在国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ldquo江湖地位rdquo,但想要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中国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开发性的市场,他们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就是他们的ldquo必争之地。 很早之前,长安 汽车 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就曾预测,中国 汽车 品牌50%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长安 汽车 总裁朱华荣更认为,未来三年关停并转的中国车企还会更多,最终将只剩五六家这两句话,如今随着疫情quot黑天鹅quot挥舞的。 虽然收购事件本身和作为收购方的造车新势力受到的关注度颇高,但作为被收购方的某些三四线车企知名度却较低,那么国内的很多三四线车企到底什么来头它们对新势力来说有什么利用价值呢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需求。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有众多品牌,每个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当然,由于竞争力不足,许多品牌被迫退出国内市场,有些品牌甚至在漫长的历史中甚至完全消失了今天,我将与您谈谈在中国表现出色但。 不仅是自主车企难过,合资品牌亦是如此,东风雷诺甚至直接退出了中国市场,国内车市淘汰期已经到来拜腾 汽车 的遭遇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并不是个例,赛麟 汽车 现在也正同样因融资受阻,处于全面瘫痪状态,现在甚至连官网都。 其实,命运坎坷的新能源车企并不少,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点汽车和绿驰汽车等十多家公司都被曝出拖欠员工薪金或拖欠货款的消息,有些甚至已经宣布退市,而云度汽车还能维持生产已经不易 根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2022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根据相关网站显示的数据,该汽车品牌的汽车销量在美国本土有些低迷,而中国市场中,别克汽车的销售量特别高,从而导致别克汽车可以获得一部分的经济收入中国市场十分广阔,外国企业纷纷来中国市场正是由于我国消费者促进了中国。 1利益驱使 首先是利益驱使减配意味着减少成本,铝合金材质8AT后独立悬挂是很好没有错,但是它们也很贵,在这些配置上动手脚可是车企们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2法规漏洞 其次是国内法规存在漏洞国外对汽车。 绿驰汽车3月30日,绿驰品牌高层确认“卖身”,公司已完成股东变更,正等待资金注入 厂家倒闭4S店关门,“售后承诺无法兑现”伴随着众多车企陷入生死一线状态,不少4S店会因此突然退网或者关门,更多经销商维权事件也频频爆发。

未来中国车市可能退出5大汽车品牌买车时应谨慎

18家车企消失,2023年的车市正在经历一场大清洗

2023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年份。

3月份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降价波及到全国数十个省市,让整个车市陷入疯狂;200万辆国六B非RDE车型库存,给经销商造成了极大的市场压力;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持续到2027年,给新能源汽车打了一针强心剂;车市内卷进一步加剧,各路玩家不断寻找新的突破机会,探索新的用车场景,以新能源越野、家庭奶爸车为代表的小众车型正在成为各家品牌攻城略地的主要抓手。

整体来看,中国车市整体大盘依然呈现向上发展的态势,从9月销量数据就能体现出来。

乘联会数据,2023年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1.8万辆,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5.0%。今年前9个月累计零售1523.3万辆,同比增长2.4%。

与此同时,中国车市也在经历一场大清洗。

2022年数据

2023年9月数据

我们从乘联会发布的销量统计列表汇总就能发现端倪。2022年底,乘联会发布的统计列表中,乘用车企的数量是82家,而到了2023年9月份,乘用车企的数量已经变成了64家,9个月的时间,中国境内的乘用车企数量减少了18家。在SUV细分领域,2022年末,中国车市一共有328款车型录得销量,2023年9月份,这个数据变成了292款。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车市在不断发展发展壮大同时,内卷非常严重,车企和车型减少,而且竞争态势呈现出精细化的特征,幸存的车企试图推出更多的车型产品,特别是那些弱势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以此来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市场大盘在做大

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年零售量为2251万辆,累计销量同比下降6.3%。这标志着中国车市从高速发展的增量时代进入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存量竞争时代。

增量变存量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到了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144.4万辆,同比下滑9.6%。2020年,中国乘用车零售累计达到1928.8万辆,同比下降6.8%。

中国车市销量连续三年遭遇同比下滑。

在此期间,自主品牌遭受到了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合资品牌推出了市场下沉和双车战略。以大众和日系为例,一汽-大众把捷达从一款车型升级为独立品牌,产品也从此前的单一轿车扩军为SUV和轿车全面发展;丰田则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连边大搞双车战略,一汽丰田这边有荣放,广汽丰田那边就推出了威兰达,广汽丰田那边有凯美瑞,一汽丰田这边就推出了高半级的亚洲龙,此外,还有亚洲狮、凌尚、奕泽、C-HR、卡罗拉锐放、锋兰达;本田也在两个合资公司之间玩平衡,像LIFE、享域、英仕派、HR-V、凌派、型格、ZR-V致在、皓影等新老车型层出不穷。

就连BBA都降低了入门车型的门槛,推出了20万起步的车型。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收获销量,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覆盖范围。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打乱了合资品牌的攻势,自主品牌抓住了机会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

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幅高于行业增速3.7和2.7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滑趋势。而到了2022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

中国车市销量能够实现逆转,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功不可没。

新能源汽车的刺激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2022年,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迈入700万辆规模,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占率为25.6%。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冲击下,自主品牌收获了成绩,合资品牌收获了苦涩。有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合资品牌销量一落千丈,还有不少品牌甚至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从主观层面来说,每一家车企都想越早完成新能源转型越好,跑得越快越好。但是从客观条件来看,各家实现的路径各自不同,实现得效果也大相径庭。

造车新势力,因为是后进品牌,没有什么历史包袱,花着投资人的钱,敢于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复杂的场景化造车,打造极致的用户服务(吃力不讨好),重金投入的直营模式,重资本的换电模式。总的原则就是燃油车不做的事情,我都做,燃油车不敢做的项目,我都敢尝试。

万一成功了呢?

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凭借背靠大树的优势,还有新势力在前面趟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美地实践了拿来主义的精髓,虽然起步稍微,但是确定了方向之后,敢于大举压上,毫不手软,反正有“大树”输血,再加上在供应链和汽车制造方面的宝贵经验加持,从效果来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少让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看到了希望,也符合了国家的新能源发展策略,可以说走得最为轻松。

而合资品牌却因为外方股东的“盲目自大”,中方股东在产品层面话语权的丧失,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过去的燃油车业务太过于成功,大家在功劳簿上开始躺平,转型动力严重不足,在新能源转型方面举步维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众的ID系列,别看推出的时间挺早,但是依然延续燃油车的产品观念,无论是在设计、智能化表现、续航补能方面都落后于国内的竞争对手,日系三强的新能源产品推出得更晚,在价格、智能化、耗能方面更是毫无竞争力,别说拼不过国内的新能源品牌,连同为天下沦落人的大众都打不过。

大众日系尚且如此,其他的合资品牌更是拉胯,有些品牌已经退出中国,比如广汽菲克,广汽三菱、东风雷诺,像长安福特、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等曾经辉煌一时的合资品牌,现如今也是销量大跌,悦达起亚还遭遇了东风汽车退股、大量员工轮休的事件。给到市场的感觉是,如果这些企业再没有什么动作,退出中国市场就在眼前。

当然,新势力和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内部发展也是参差不齐,像曾经和蔚小理齐名的威马如今就面临倒闭的边缘,蔚来和小鹏的发展也不如前几年那样强势,自主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也有发展多年,最后泯然于众生的案例。

百姓评车

新势力、自主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合资品牌这三大阵营中,都有发展得好和发展得不好的企业,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都为存活下来的企业所借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肯定还会更多的车企消失,市场竞争就是如此现实。

标签: 菲亚特皮卡车大切诺基上海斯柯达汽车原汁原味的德系SUV奔驰Jeep指挥官国创上头条吉普切诺基讴歌汽车福特汽车标致汽车英菲尼迪QX70奥迪Jeep指南者BMW豪华车吉普车日本汽车上汽集团好物研究院大众汽车美国汽车X5本田技研工业Jeep自由侠BMWJeep自由光上海大众汽车雷克萨斯汽车丰田汽车北京汽车坦克伴随成长的中国味品牌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吉普历史越野车

本文地址: https://www.qbxxzx2.cn/article/1abed37f1131b6056e1a.html

上一篇:东南沿海获得全新出海口助力柬埔寨开挖运河...
下一篇:新质消费劲赋能下的春耕古代化中国故事...

发表评论